區塊鏈驅動前所未有的「去中心化數位協作」,因此這個領域總是不缺顛覆人們想像的新事物。最近 HTC 剛推出一款瘋狂的硬體產品 EXODUS 1s,號稱可以把瑞士銀行放進你的口袋裡。許多人嘲笑它甚至忽略它,但我認為它的發展值得期待,只是多數人暫時還看不懂而已。
開放銀行(open banking)是近期金融圈的熱議話題。今天這篇文章我會先說明什麼是開放銀行,再討論開放銀行帶來哪些影響。看完這篇文章後,不僅會知道銀行是如何將資料所有權「歸還」給用戶,還能進一步認識開放銀行和區塊鏈之間的關係。
有越來越多政府機關及企業對於如何應用區塊鏈相當感興趣,但何時該用區塊鏈?今天我提出一個簡單的框架,讓任何人都可以用它來評估自己是否該用區塊鏈、該如何管理期待與正視未來的挑戰。
各國政府與科技巨擘最近正為了數位貨幣的主權進行攻防。但科技和網路先天都沒有國界限制,它們會無視法律與政治持續衝撞現有世界的運行方式。除了數位貨幣之外,數位身份也正搭著這股去中心化的浪潮,打破國界走向全球。
因應 Libra 入侵,台灣的中央銀行最近發表一份長達 128 頁的文件,有一半的篇幅在分析全球金融科技公司(FinTechs)與大型科技公司(BigTechs)的競合關係以及應對方法。我將央行的應對方法稱為「幣與錢包們」,但它的副作用是會犧牲商業銀行的利益。
人們每天花超過一半的時間在數位世界,每天在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、電子郵件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洩露了你的隱私。我認為「加密」是數位世界的隱私權,當企業與政府對你的瞭解越少,就越難操弄你我的選擇。
若經營幣安交易所像是開小旅社,主要客群是普通觀光客。經營 Bakkt 交易所就像是開五星級飯店,開業第一天就要做富豪或商業人士的生意。小旅社偶爾被駭客入侵,在所難免。五星飯店的安全、設施、服務肯定是業界的頂尖水準,因此 Bakkt 的服務對象、設定的終極目標也與普通交易所完全不同。看不懂 Bakkt 有什麼戰略價值嗎?這篇文章說給你聽。
中國是全球行動支付最發達的國家之一,人們早已習慣拿起手機以微信支付、支付寶付帳。最近,他們還要進一步拉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 — 發行數位人民幣,成為全球第一個發行數位貨幣的政府。
全球市值第 10 大幣種 XLM 幣的發行方 Stellar 基金會最近推出一項瘋狂的活動,把價值 40 億台幣的 XLM 幣,大放送給全球用戶。每人最多可以領到價值約 1.5 萬台幣的 XLM 幣。天下哪有免費的午餐?這背後當然不單純。
愛沙尼亞的天然國土面積不大,卻積極在數位世界拓展國家版圖。今天聊聊愛沙尼亞是如何從地理小國搖身一變成為數位大國,以及為何他們近年積極推動區塊鏈以及去中心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