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

User's avatar
YC LIN's avatar

我有時候在想,真的應該浪費這麼多社會資源去保護被詐騙的人嗎?不可否認有些詐騙很難看得出來,但其實多數都非常好判斷,那些會被騙的有一定的比例自身財商跟判斷力都大有問題。為了這些人干擾到正常人的活動真的是很麻煩。

也許社會應該組一個考試,裡面有大量精心設計的題目,要求受試者判斷哪些是詐騙哪些不是。還可以設計情境題,要求使用者選擇遇到某些情境時,應該採取怎樣的驗證措施與順序。每年一測,越高分的風控程度越低。

測驗次數多了,小白也會學會怎麼判斷詐騙。至少比較明顯的那些應該就騙不到人了...

順帶一提,我是認為臉書這些平台對詐騙猖獗負有相當責任。現在有很多詐騙粉專,稍稍動腦判斷就知道肯定是詐騙,使用者很好判斷,比如盜用非常有名的人的粉專名稱與照片下投資廣告,卻只有小於 10 人的追蹤者,或是點進去看,台灣名人粉專資料居然有阿拉伯文之類的,都非常可疑。而對平台來說,這種都很好抓,比如如果要創立新粉專,粉專名稱與照片內容與現有的名人粉專過度相近,還下廣告的,全都是高風險群。

要阻止這種程度的詐騙粉專技術上真的不難,可惜這些平台為了自己的廣告收入根本不願意做...

Expand full comment
4adsonly's avatar

"要達到用戶虛擬資產可以迅速完整取回的目標並非易事,原則上必須運用信託法制,相關必要條件包括但不限於用戶與平台業者間成立信託關係,平台就用戶虛擬資產必須以信託財產獨立設帳管理,而且要有信託公示機制,才足以對抗平台的債權人。" (出處: https://www.storm.mg/article/4793856)

Expand full comment
7 more comments...

No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