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台灣企業都是國際知名品牌供應鏈上的一份子。最近,IBM、SAP、Accenture、BCG、McKinsey 和哈佛商業評論都相繼發表觀點,認為區塊鏈技術可以用來改善供應鏈的現況。台灣身為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重鎮,若是能及早認識這波供應鏈轉型的浪潮,就能順應大趨勢在供應鏈上站穩腳跟,不被淘汰。
台積電曾因為代工挖礦晶片,賺了不少錢。但是當區塊鏈發生革命性變化的時候,硬體廠商也會受到衝擊。而且這個影響是現在進行式,而不像量子電腦還要十年,以台積電為代表的硬體廠商應該怎麼面對區塊鏈的快速變化呢?
區塊鏈的運作是仰賴電腦負責,因此當電腦發生革命性變化的時候,區塊鏈當然也會受到衝擊。其中,量子電腦(quantum computer)就是電腦領域的革命性變化之一。但是,為什麼許多區塊鏈開發團隊都還沒對此採取應對措施呢?
區塊鏈的發展,目前處於哪個階段?麥肯錫認為區塊鏈剛進入市場的增長階段。與此同時,MIT 科技評論認為區塊鏈將在 2019 年邁入主流。看起來區塊鏈的前途光明,但路途顛簸。但是,他們是如何得出結論的呢?
上週 LINE 在日本東京舉行年度開發者大會,吸引全球超過 1,000 名開發者參加。這次開發者大會是由 LINE 的技術長朴懿彬主導。她在會中宣布人工智慧、區塊鏈、金融科技這三大領域,將是 LINE 未來的技術發展重點。其中,又以 LINE 透過區塊鏈所建構的代幣經濟(token economy)最受關注。
美國政府規定,食品供應鏈上的公司,只要知道食品的前後一手是誰即可。因此,今年美國爆發食安危機的時候,政府花了 1 個月還找不出大腸桿菌的污染源。產銷履歷是很常被提到的區塊鏈應用。但是,很多人誤以為區塊鏈能「為豬肉掛保證」。錯了!這篇文章告訴你,全球最大零售賣場 Walmart 與 IBM 合作了 18 個月的食品溯源系統為什麼使用區塊鏈,以及如何大幅縮短溯源時間?
IBM 對區塊鏈有廣泛的佈局。第一步是建立豐富的教學內容,並透過解決方案、顧問服務的循環逐漸建立競爭優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