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565
初步看了論壇討論串,我覺得這次更大的影響是新引入的「Cluster-Matching」,並聲稱這是用來防制多重帳號或「共謀」問題:
> Cluster-Match Quadratic Funding takes a step toward solving the sybil and collusion problems by embracing the meaning of our social connections.
這機制看起來很單純,就是強硬把「所有投給相同專案(組合)」的錢包全都視為同一人(且不論捐款金額)。舉例來說,假若有 10 人只為支持《區塊勢》而來,全都花了心力滿足 Gitcoin Passport 門檻,而且都只投給區塊勢,那麼很抱歉,這 10 人會被視為同 1 人。
https://gov.gitcoin.co/t/proposal-ratify-the-results-of-gg18-and-formally-request-the-community-multisig-holders-to-payout-matching-allocations/16553/21
我個人覺得,未來這個機制對於配捐金額分佈(實質上它會加厚長尾效應,有利於小型專案)的影響力,遠大於防制多重帳號。對於機器人來說,是稍微墊高門檻了;對於真人來說,恐怕是墊高社交(?)門檻了 —— 換句話說,為了證明自己是真人,只好多看一些專案才好去捐贈(這個效益倒是類似於平方投票法):
https://gov.gitcoin.co/t/proposal-ratify-the-results-of-gg18-and-formally-request-the-community-multisig-holders-to-payout-matching-allocations/16553/45
畢竟它就是平方投票法 Cluster-Matching QF 哈哈哈哈~~ 我覺得所有申請者都應該像你這麼認真看這個討論串,才比較知道下次該怎麼跟所有支持者溝通,避免大家白忙一場!
這次我錯過了,希望下次可以參與🥲
🙏🙏 下一輪 GG19 應該是 11 月下旬
我自己會在 10 月中參與一個額外的 Citizen Round,對象是想表彰對 Gitcoin 本身有貢獻的個人
剛剛看gitcoin19好像開始了,你的citizen round開始了嗎??
Citizen round 已經結束,應該這兩天就要公佈結果了哈哈哈哈哈
Gitcoin grants 19 開始的時候我會特別提醒你時間 🤣🤣
已經開始了,但 PGN 要過橋實在有點麻煩,根據:
https://docs.publicgoods.network/using-pgn/bridging
- layerswap 要從 polygon 過去只有 WETH
- superbridge 沒有 polygon 的選項
OP 也是類似的情況...
看來這次轉來轉去的 gas 也會很高...
目前可能最省的方式是:幣安 - Optimism - layerswap - PGN
Gas 只有幣安提領手續費 1U、Optimism 到 PGN 的磨損(layerswap 固定收
0.001064 ETH 約 70 台幣)
我覺得「錯殺無辜」是個很明顯的問題。儘管 Gitcoin 行銷團隊一直用各種梗圖去形塑,但實際上就必然有偽陽或偽陰的問題。
這兩輪看下來,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「沒有公告被標為無效的錢包地址」。若以 web2 中心化的社群媒體或軟體商店來比喻,等於是「自己被停權了都不知道」,這聽起來滿荒謬的吧?
一方面可以理解這本來就是困難的問題,另方面 Gitcoin 團隊恐怕也會為此疲於奔命。但與其讓它成為中心化的黑箱制度,我還是傾向去發展更公開透明的機制。
不過如果公布誰不合格,下次就可以去game這個規則,越透明的規則風險越大。
要怎麼平衡會是他們的難題。
Gitcoin Grants 這兩次抓無效地址的規則標準都不一樣,只要保持為「捐款結束後才公佈規則」就不致被 game 得太誇張。
我想著重的是:抓無效地址的規則、討論、決策結果應該公開。
在我看來,規則實施後的「結果」不公開是很荒謬的事情。譬如 LikeCoin 讚賞公民的創作配對基金,因為不公開拍手數據和分配報表,就讓公眾完全失去直接參與監督與改進的空間,而拱手把權力、責任與結果,只交付給少數一群人(而他們可能也做得很辛苦,就跟 Gitcoin 團隊一樣)。
同意現在是黑箱,大家只能被迫信任 Gitcoin 沒有大小眼 🤪 或是基於結果逆向工程,猜這次應該是有哪些地址被篩掉
這不只讓申請者沒有申訴的機會,像接下來這幾天 GTC 持有者要批准這次結果、核撥預算時也沒有數據可以參考。這樣就會感覺很像是空有程序,卻難以實質審查。
所以 Denken 的主張,只要事後公開結果就足夠了嗎?還是還有什麼會需要知道的內容?在想中秋節我可以把它寫成簡短的建議放到 Gitcoin 治理論壇上
假若是我要到 Gitcoin 治理論壇去提出自己的主張,我個人會需要再多觀察 Gitcoin 團隊的狀況、個別成員風格、社群風向等等,再決定如何逐步推動倡議。畢竟這是一條漫漫長路,「事後公開結果」也只是一個可能切入的提議而已。
所以我想說的是,明恩你可以參考大家的意見,去提出「以自己想法為主體」的建議就可以了。
(懶人包翻譯:我自己也還沒想清楚😅)
同意,雖然下一次有可能沿用部分設計,但他們應該仍然有機會把關,在發現新的gamer之後臨時改變規則。
我也覺得在幣圈這種「做迷因嘩眾取寵、甚至把別人污名化」的PUA風氣很不可取。
之前也有遇過團隊擅自把一堆人稱作空投獵人,只公開名單卻不公開審核標準,簡直就是自詡天子的做法。
初步看了論壇討論串,我覺得這次更大的影響是新引入的「Cluster-Matching」,並聲稱這是用來防制多重帳號或「共謀」問題:
> Cluster-Match Quadratic Funding takes a step toward solving the sybil and collusion problems by embracing the meaning of our social connections.
這機制看起來很單純,就是強硬把「所有投給相同專案(組合)」的錢包全都視為同一人(且不論捐款金額)。舉例來說,假若有 10 人只為支持《區塊勢》而來,全都花了心力滿足 Gitcoin Passport 門檻,而且都只投給區塊勢,那麼很抱歉,這 10 人會被視為同 1 人。
https://gov.gitcoin.co/t/proposal-ratify-the-results-of-gg18-and-formally-request-the-community-multisig-holders-to-payout-matching-allocations/16553/21
我個人覺得,未來這個機制對於配捐金額分佈(實質上它會加厚長尾效應,有利於小型專案)的影響力,遠大於防制多重帳號。對於機器人來說,是稍微墊高門檻了;對於真人來說,恐怕是墊高社交(?)門檻了 —— 換句話說,為了證明自己是真人,只好多看一些專案才好去捐贈(這個效益倒是類似於平方投票法):
https://gov.gitcoin.co/t/proposal-ratify-the-results-of-gg18-and-formally-request-the-community-multisig-holders-to-payout-matching-allocations/16553/45
畢竟它就是平方投票法 Cluster-Matching QF 哈哈哈哈~~ 我覺得所有申請者都應該像你這麼認真看這個討論串,才比較知道下次該怎麼跟所有支持者溝通,避免大家白忙一場!
這次我錯過了,希望下次可以參與🥲
🙏🙏 下一輪 GG19 應該是 11 月下旬
我自己會在 10 月中參與一個額外的 Citizen Round,對象是想表彰對 Gitcoin 本身有貢獻的個人
剛剛看gitcoin19好像開始了,你的citizen round開始了嗎??
Citizen round 已經結束,應該這兩天就要公佈結果了哈哈哈哈哈
Gitcoin grants 19 開始的時候我會特別提醒你時間 🤣🤣
已經開始了,但 PGN 要過橋實在有點麻煩,根據:
https://docs.publicgoods.network/using-pgn/bridging
- layerswap 要從 polygon 過去只有 WETH
- superbridge 沒有 polygon 的選項
OP 也是類似的情況...
看來這次轉來轉去的 gas 也會很高...
目前可能最省的方式是:幣安 - Optimism - layerswap - PGN
Gas 只有幣安提領手續費 1U、Optimism 到 PGN 的磨損(layerswap 固定收
0.001064 ETH 約 70 台幣)
我覺得「錯殺無辜」是個很明顯的問題。儘管 Gitcoin 行銷團隊一直用各種梗圖去形塑,但實際上就必然有偽陽或偽陰的問題。
這兩輪看下來,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「沒有公告被標為無效的錢包地址」。若以 web2 中心化的社群媒體或軟體商店來比喻,等於是「自己被停權了都不知道」,這聽起來滿荒謬的吧?
一方面可以理解這本來就是困難的問題,另方面 Gitcoin 團隊恐怕也會為此疲於奔命。但與其讓它成為中心化的黑箱制度,我還是傾向去發展更公開透明的機制。
不過如果公布誰不合格,下次就可以去game這個規則,越透明的規則風險越大。
要怎麼平衡會是他們的難題。
Gitcoin Grants 這兩次抓無效地址的規則標準都不一樣,只要保持為「捐款結束後才公佈規則」就不致被 game 得太誇張。
我想著重的是:抓無效地址的規則、討論、決策結果應該公開。
在我看來,規則實施後的「結果」不公開是很荒謬的事情。譬如 LikeCoin 讚賞公民的創作配對基金,因為不公開拍手數據和分配報表,就讓公眾完全失去直接參與監督與改進的空間,而拱手把權力、責任與結果,只交付給少數一群人(而他們可能也做得很辛苦,就跟 Gitcoin 團隊一樣)。
同意現在是黑箱,大家只能被迫信任 Gitcoin 沒有大小眼 🤪 或是基於結果逆向工程,猜這次應該是有哪些地址被篩掉
這不只讓申請者沒有申訴的機會,像接下來這幾天 GTC 持有者要批准這次結果、核撥預算時也沒有數據可以參考。這樣就會感覺很像是空有程序,卻難以實質審查。
所以 Denken 的主張,只要事後公開結果就足夠了嗎?還是還有什麼會需要知道的內容?在想中秋節我可以把它寫成簡短的建議放到 Gitcoin 治理論壇上
假若是我要到 Gitcoin 治理論壇去提出自己的主張,我個人會需要再多觀察 Gitcoin 團隊的狀況、個別成員風格、社群風向等等,再決定如何逐步推動倡議。畢竟這是一條漫漫長路,「事後公開結果」也只是一個可能切入的提議而已。
所以我想說的是,明恩你可以參考大家的意見,去提出「以自己想法為主體」的建議就可以了。
(懶人包翻譯:我自己也還沒想清楚😅)
同意,雖然下一次有可能沿用部分設計,但他們應該仍然有機會把關,在發現新的gamer之後臨時改變規則。
我也覺得在幣圈這種「做迷因嘩眾取寵、甚至把別人污名化」的PUA風氣很不可取。
之前也有遇過團隊擅自把一堆人稱作空投獵人,只公開名單卻不公開審核標準,簡直就是自詡天子的做法。